作者:曹宝艳 发布时间:2016-5-19 8:04:20 |
“区域成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就是招商引资。我们要不断向大家传递一个信号:招商引资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工作主题和主战场。”天津港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在全区2016年招商工作会议上开宗明义。
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是滨海新区七大功能区之一。今年是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周年,也是保税区建区25周年。25年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完善产业链配套,培育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截至目前,保税区全区注册企业1.7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0余个,产业项目加速聚集,成为天津市第二大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
打开中国地图,锁定京津冀区域,保税区的位置非常醒目。海港保税区依渤海湾而建,位于天津市的最东端;空港经济区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而建,紧邻天津市区。保税区是滨海新区中距离天津市区、北京市最近的区域,东达我国第一大港——天津港,西至天津市区,南接天津机场,北临首都北京,坐拥海空“双港联动”优势。
走进保税区,空客A320、中航直升机、卡特彼勒、阿尔斯通水电、联合利华、益海嘉里、展讯、中兴通讯、华大基因、中科院工业生物研究所等各产业龙头项目沿街而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天津一中空港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五星级酒店等高端社会事业配套项目一应俱全。时至今日,天津新燕莎奥特莱斯、享受自贸试验区政策利好的欧洲贸易中心全部开业,且人流爆满,全球单体最大的SM城市广场也将于今年开业运营。届时,保税区将形成空港国际汽车园和高端商业两个百万平方米商圈,为滨海新区、天津市区乃至京津冀区域市民打造了集餐饮、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至此,保税区已完成从工业城向宜居城的华丽转身。
产业加速聚集优势日益凸显
依托海港、空港双重区位优势,保税区具备多种政策功能,聚集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海港保税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保税区,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第一家紧邻机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在海港保税区,一排排大型集装箱秩序堆放,来自世界各地和去往世界各地的物品在此集散;嘉里粮油、道达尔润滑油等一批临港加工企业高效运转。在空港经济区,GE医疗、加拿大麦格纳、舒勒、博格华纳、久益环球、美国通用电缆、百超激光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项目加速聚集。无论是海港保税区的临港加工业,还是空港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一个个大型工业项目彰显着保税区雄厚的工业基础。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2006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保税区各项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在空客A320、中航直升机等龙头项目带动下,联合技术航空部件、庞巴迪公务机维修、罗克韦尔柯林斯等60多个航空项目落户,初步形成了总装、配件、维修、融资租赁等航空全产业链。引进卡特彼勒、阿尔斯通水电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拉动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吸引联合利华、道达尔润滑油、SK润滑油等一系列项目陆续投资或达产,快速消费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展讯、锐迪科等电子信息产业龙头项目接连落户,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日益扩大。随着通用医疗、瑞普生物等项目的建成投产,生物医药产业正呈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如今,保税区已从先前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临港加工为主的项目聚集,发展到民用航空、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三大支柱产业,同时还吸引了电子信息以及生物医药和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抓住自贸优势释放政策红利
2015年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大片区之一的机场片区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内,面积43.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机场片区及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的天津港保税区部分,均由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管理。借势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利好,使保税区再次扩大开放程度,加快开放步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保税区在多个领域探索创新,实现“五个第一”,“四个走在前列”,推出“三个率先”举措。
其中,“五个第一”即出台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第一项金融创新政策“一中心、一基金、四专项”,自贸区内第一家汽车金融项目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第一家资产管理子公司天津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第一家外资小贷项目搜房网小贷公司落户,全国第一个全民营金融租赁项目华运金融租赁公司入驻。
“四个走在前列”即产融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推出《推动融资租赁服务高端制造业发展实施意见》;在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维修业务试点走在前列,利用航空维修产业“小时包修、标准件互换”创新措施,结合“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政策,实现企业维修周转件清关时间由3天减至15分钟,报关工作量减少50%;创新监管制度走在前列,海关三批29项、检验检疫三批40项创新制度落地;在区内近500家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推动保险产业聚集方面走在前列。
此外,还实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在全国自贸区设立省级汽车平行进口专门服务机构,实现进口车检测线同步审批;率先建成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率先着手制定《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8)》。
明确招商思路创新“招法”
“向着‘一年冲刺、两年大变、三年倍增’的目标迈进。”2016年招商工作会上,保税区提出从今年起针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的发展目标。一季度,保税区举行了今年首批大项目集体签约仪式,62个项目签约,涉及注册资金125亿元,投资总额280亿元。4月,京东集团与保税区举行跨境电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板块落户保税区。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从侧面印证着,在这个经济下行的时代,保税区正在以坚韧的毅力“逆势而上”。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一季度,保税区共有361个新项目落地,新开发各类项目线索364个,预计GDP完成373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保税区管委会主任杨兵认为,大项目纷至沓来,招商工作功不可没;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干部队伍是决定力量。在新形势、新挑战面前,保税区提出“认真研究产业、具备国际视野、树立拼搏精神”的招商工作要求。多年来,保税区干部队伍深入研究国内外形势和产业发展方向,刻苦钻研“五大”机遇中的可用政策。按照企业需求量体裁衣,抛出专业定制式的招商方案,以招商供给侧的改革创新,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度。同时,把招商目标锁定在世界500强,以及行业内全球领军企业,从金字塔尖开始开发和储备项目线索。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培养,创新、拼搏、团结、谦恭的区域精神已深深植入保税区干部队伍的心里。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工委、管委会及时兑现相关支持政策,缓解企业燃眉之急;企业不了解最新出台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将政策“送上门”;企业出现人力缺口,工委、管委会立即组织专场招聘……无论是在谈项目、在建项目还是生产运营的项目,都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对保税区工委、管委会的服务工作给予肯定,对保税区的办事效率、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竖起大拇指。
“企业兴、区域兴,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一样都是生命线。”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介绍。2016年,保税区提出把企业服务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明确“项目是源头,企业是上帝,服务是根本,责任是生命”的信条。(曹宝艳)
链接:
天津港保税区大事记
1989年5月22日,全国第一个商业性保税仓库有限公司(CBW)投入运营,揭开了创建中国保税区的序幕。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港保税区。
1992年4月24日,天津港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成为全国最早运作的保税区。
1995年7月22日,全国保税区内唯一的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海铁联运。
1996年3月1日,保税区海关对港口和保税区货物运输实行直提直放。
2000年10月,天津市政府和国家民航总局批准设立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区,天津港保税区迈出区域拓展第一步。
2003年7月8日,天津港保税区1平方公里土地置换到天津空港经济区,全国第一个空港保税区设立。
2004年8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保税物流园区。
2005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与保税区管委会共建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基地。
2006年6月8日,国务院同意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落户天津空港经济区。2007年5月15日项目开工建设,2008年9月28日投产。
2008年3月10日,国务院批准在空港经济区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2009年2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共同组建的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揭牌。
2012年12月31日,天津保税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2014年3月26日,天津保税区、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空客公司在巴黎共同签署《空客中国总装线二期合作协议》和《空客天津A330完成和交付中心项目谅解备忘录》。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机场片区坐落于天津空港经济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