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人商务网消息,国际金融论坛第14届全球年会11月1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年会主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已经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用与会人士的话说,当前应该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充分发挥广东、香港和澳门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制度多样性和发展水平差异性中寻求一致性,以合作发展为主题,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突出合作重点,务实推进相关建设。
合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会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公布后,三地有必要制定共同的行动纲领。应该创造条件让三地的工商、金融、专业界更频繁和更广泛地集体互访和交流,只有三地的企业界以及民众走在一起,才可以形成社会和经济活动,才可以用好规划,落实建设,完成目标。
梁振英明确表示,如何在香港、澳门和大湾区广东城市之间、在符合“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原巡视员陈宣庆表示,应尽快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规划,明确合作方向重点目标、定位和主要任务,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设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合作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粤港澳三方应摒弃单向思维,完善协商对话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应该上新的台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指出,必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更自由地流动,实现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优化配置。比如,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通过通关制度创新提高交通效率。
创新
如何促进三地经济诸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与会专家认为,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港澳与内地不同的行政、社会、经济管理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理念认知差异,是影响各方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陈宣庆表示,要实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城市群的目标,必须设计和创新促进各方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
南丰集团行政总裁、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认为,早在数十年前,世界经济就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当前世界经济已经从工业经济转向创新经济,中国把产业、金融、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起来发展创新经济,需要在大湾区或城市群中进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推动跨境金融、跨境科技创新和人才网络的建设,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祝宪称,粤港澳大湾区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凝聚共识来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政策和规划的协调对接,将两种制度的互补性带来的收益最大化,把差异性带来的成本最小化。“这可能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在制度上非常关键的挑战。”祝宪说。
特色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中,三地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其他湾区都不具备的。只要善加利用、有益汲取,港澳的独特优势将在湾区建设中增光出彩,大湾区将是港澳经济与内地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升级版。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马儒沛在书面演讲中也明确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和积极发挥港澳独特的优势作用。
梁锦松表示,香港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人才、金融、生物科技、大数据等四方面发挥优势,并作出特殊贡献。因为香港对全球高端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金融市场将助推创新型企业成长,可协助大湾区生物科技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大数据更具与国际接轨特色。
马儒沛指出了澳门的独特优势。他说,澳门作为历史悠久的自由港,具有单独关税区地位和简单低税政策,具有金融便捷、优惠、灵活的优势;澳门在推动中国和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服务平台和相互沟通的作用。
马儒沛建议,港澳应该搭乘粤港澳大湾区的快车,将优势效应跨境输出至珠三角的各城市。同时,也要将珠三角城市的优势效应跨境输入港澳。他期待香港、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大有作为、大显优势、大获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