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中国品牌日”的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初衷就是要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由此可见,我国现在已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迈出了更高的一步。而就汽车工业来说,“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更是为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在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而在今年1-3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72.03万辆,同比增长6.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7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82个百分点。
从销售数字来看,中国品牌的乘用车已经逐渐被市场认可,而不再是国外品牌独揽天下,中国品牌也可以和他们掰一掰手腕了。但我们也不该被漂亮的销量数字所迷惑双眼,其实问题还很多,例如产品更新跟不上、吃老本,口碑欠佳、产品叫好不叫座等等问题,这离打造“中国品牌”这个国家名片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水涨船高 曾经的“一哥”被拉下神坛
以作为中国品牌汽车里的“老将”,杀入汽车行业已经有将近20载的奇瑞品牌为例,曾经的中国品牌“一哥”,如今却深陷泥潭,难以自拔。10年前的2007年,奇瑞还以4.4万的销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品牌销量冠军,然而10年来,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奇瑞早已被拉下神坛。
曾经的销量“一哥”已被甩下 连续两年销量未进前五
2016年奇瑞品牌以36.3万辆成绩收官,然而这一销量数字甚至比不上竞争对手长城一个车型的销量。哈弗H6一年的销量超过50万台,远远超过了奇瑞整个企业的销量。此外,长城品牌销量为107.45万辆,长安自主为128.45万辆,吉利也以76万辆的成绩超额完成销量目标。
缺乏明星产品支撑 产品竞争力不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的中国品牌“一哥”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呢?产品线薄弱,产品竞争力不足是最直接的原因。
曾经,奇瑞依靠一款奇瑞QQ,不仅将中国汽车的价格拉到了3万元级别,更创造了几乎追平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老牌合资品牌的业界神话。可以说,奇瑞QQ在当年,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它低廉的价格和用车成本,开辟了中国汽车市场一个全新的领域,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迈入有车一族的行列中。
然而,奇瑞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用车需求的改变,以QQ系列为代表的微型车市场开始萎缩,但奇瑞却没有跟随市场的变化,适时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目前,奇瑞拥有瑞虎、艾瑞泽、QQ和风云四大系列,而在销售系列中瑞虎和艾瑞泽则是奇瑞重点推向市场的产品,然而它们并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销量表现平平。
在SUV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瑞虎3和瑞虎5的销量持续下滑,这在SUV市场热卖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显眼。作为奇瑞转型的代表作,瑞虎5曾经也是月销超过万辆的自主SUV明星产品之一,然而现在瑞虎5的月销量就没有超过2000台。随之奇瑞最新产品瑞虎7推向市场,在持续热卖了一段时间后,这款被奇瑞寄予厚望的车型也出现了下滑。
被奇瑞寄予厚望的瑞虎7销量开始下滑
是对手太强大还是自己太脆弱,是产品要改款换代提升竞争力,还是在营销上需要改进,恐怕都有。奇瑞要改变SUV阵营销量的下滑态势,更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集团战略决策失误导致奇瑞创新无力
奇瑞本来有着中国品牌当中最好的底子,但是高层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导致了奇瑞如今无力研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局面。
在奇瑞QQ大获成功之后,奇瑞陷入了对销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沉迷,疯狂地推出一大堆市场定位模糊、产品性能严重同质化的产品,开始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在经历了短暂的销量攀升之后,最终遭遇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及销量下滑,迫使其在2013年回归“一个奇瑞”战略,将所有产品都回归到奇瑞母品牌下。
如果就此进入转型之路,也许今日的奇瑞将呈现不同的面貌。但糟糕的是,奇瑞随后的一系列举措,多少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花费大量资金整合的国际级别的营销、技术团队,与以色列的财团联合推出观致品牌,出发点固然不坏,但由于定位曲高和寡,导致观致的产品力虽然不差,却因定价过高、渠道扩张缓慢使其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
紧接着,奇瑞又宣布与路虎合资,结果在合资的过程中失去了主导权,沦为路虎的代工厂,而且没能把握住国产极光的定价主导权,结果国产极光在外方盲目自信下开出高价,销量遭遇重挫,同时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重症需猛药,对于积重已久的奇瑞而言,所需要的是真正静下心来,做好手头上最简单最根本的事情——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品质,稳定产品线布局,提升性价比,等待涅槃重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