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俊俊 发布时间:2019-5-29 17:48:05 |
中国华人商务网消息,2010年3月1日,上海出台我国内地第一部由省级人大颁布的控烟法规,同时催生人类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会”。
2016年,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召开之际,上海开启“天花板下全面禁烟”时代并成为大会经典推广案例。
2017年,上海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世界无烟日奖”…… 今年,是上海立法控烟的第十年。
九年来,上海市立法控烟取得积极成效。全市重要区域地铁站、商业街区户外大屏、所有的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出租车……只要身在上海,就能从这些无处不在的控烟公益视频或广告中,感受到“无烟上海”的势在必行。
数据统计,上海“无烟具”场所、“无烟蒂”场所和“室内无吸烟室”场所均较2017年上升,分别达到93.7%、8.5%和98.0%;场所内吸烟发生率进一步降低至15.4%;控烟场所工作人员对控烟核心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吸烟导致中风”“过滤嘴不能降低吸烟危害”“被动吸烟危害不比主动吸烟危害小”和“人人享有无烟环境权利”等四大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6.2%、40.6%、70.6%和97.0%,较17年均上升。
《条例》催生了人类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会”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第32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控烟立法,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国民生命健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依然意义重大。
2010年3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后,中国大陆地区首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实施的地方控烟法规。
《条例》立法成功,得益于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同时,《条例》也催生了人类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会”,并建立良好的控烟执法基础,对于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控烟工作持续推进和控烟意识深入人心,2010版《条例》的滞后性逐渐显现。”回顾《条例》生效实施9年来的成绩,直面当前控烟新形势、新问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凡博士表示,不同类型的场所在禁烟范围和要求上的差别对待、处罚程序繁琐而造成处罚难和法律威慑力不足等,都影响控烟执法效果的持续提升。
“天花板下”全面禁烟深入人心
世博会之后的第二个契机来临: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倡导,最终推动《条例》修正案于2017年3月1日起生效施行——自此,上海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止吸烟。
针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上海的政策也明确了处罚措施,例如,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条例规定的,可处以2000元—30000元罚款;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可处以50元—200元罚款。
“天花板下全面禁烟”深入人心,成绩斐然。上海控烟的执法效率显著提升;市民对室内全面禁烟的支持率达99%以上;各类场所吸烟发生率显著下降;禁烟场所对违规吸烟行为劝阻比例大幅提高;逾八成受访市民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控烟。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2017年世界无烟日奖”。
吸烟行为呈现年轻化趋势
尽管上海控烟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任重道远:老问题尚未解决,新挑战又到眼前。例如,部分公共场所如休闲娱乐场所和餐饮场所、尤其包房,仍是违法吸烟“重灾区”;市民对控烟工作和《条例》也依然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执法、处罚就是解决问题的“灵丹”。
另一方面,随着新型烟草烟雾制品如电子烟兴起,吸烟行为呈现年轻化趋势,25岁至44岁的成人吸烟率及女性吸烟率不断上升。
据了解,电子烟本质是一种以电池为电源、提供汽化尼古丁的装置。它通过内部的尼古丁传递系统发挥作用,可以减少吸烟者对吸食卷烟的需求。但是,电子烟是否真的能够辅助戒烟,从其诞生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
“电子烟辅助戒烟的形式大于意义,对于中国广大烟民的戒烟效果究竟如何,仍有待更多证据考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戒烟门诊周剑平博士指出,参照欧美的发展模式,如果放开电子烟的管控,很有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从未吸烟者加入到吸电子烟的队伍中,甚至在青年人群中形成一股潮流,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作为专业的戒烟医生,周剑平博士认为,有效的戒烟模式仍为就诊于专业的戒烟门诊,在专业的戒烟医生指导下进行戒烟随访或联合药物治疗。
专家建议:戒烟药物进医保
期待“灰飞烟灭”,未来与健康相约。在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解放健康讲坛上,吴凡认为,上海应该“绷紧”室内禁烟这根“弦”, 引导公众强化遵法守法意识,加强控烟自律和他律。
监管部门将加强执法力度和管理措施,并将执法和控烟指导培训相结合,督促场所管理主体落实控烟管理制度。同时,上海将强化控烟志愿者的监督作用,帮助监管执法部门将有限执法力量向控烟重点、难点领域倾斜,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和效果。吴凡提出,“社会共治,全民参与”是未来的应对策略和干预重点:“无烟上海”,我们一路同行。
华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龚益建议,如果戒烟的药物能进入医保范畴,病人戒烟的意愿和依从性可能会更好。
据悉,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下一步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餐饮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开展专项执法,并针对电子烟兴起、吸烟年轻化等新特点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