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0.83%,是中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历史悠久,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转兵地、中华民族抗战的受降地;风情独特,保留着完整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资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四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着力构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强化规划抓统筹,优化旅游发展全域布局
立足“生态”“民族”两大优势,围绕“一核三极两轴三区”发展布局,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编制怀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形成全域覆盖、统筹发展的格局。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建立市县两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全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旅游规划、政策制订、重大项目和整合营销的统筹协调,形成大旅游工作格局。
组建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1+3”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和全市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切实强化旅游监督管理职能。
突出项目抓考核,实现旅游要素全域提升
牢固树立项目化工作思路,以产业考核为导向,突出项目招商、景区建设,补齐旅游发展短板,全力培育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以主城区为核心,包装推出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实施怀化大峡谷景区、黄岩景区、山下花海景区、凉山风景区城景融合工程,谋划推进“龙田湾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构建品牌、精致、休闲、数字、开放的旅游城市。
以雪峰山云端全景旅游观光轻轨列车为龙头项目,加快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开发建设,将雪峰山打造成张家界之外的湖南第二张国际旅游品牌。
以“侗苗风情”“古城商道”“沅澧生态”“雪峰康养”“好运怀化”5条精品线路为统领,推进洪江古商城保护开发、通道万佛山·侗寨创建国家5A景区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以补齐旅游发展短板为突破点,启动24条通景公路建设,高标准建设1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和3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扶持发展一批精品主题型民宿新业态。
狠抓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将投资上亿元的重点旅游项目和创建4A级以上景区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巡检。
创意营销抓整合,实施旅游市场全域营销
深度整合营销品牌,抢抓“南国雪峰”旅游品牌先机,深入挖掘雪峰山花瑶文化、稻作文化、抗战文化、宗祠文化,举办走读雪峰山大型旅游科考之旅、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节等主题活动,全力打造以怀化为主体的雪峰山旅游品牌形象;推动“中国醉美侗乡”和“古城商道”两大旅游品牌营销升级。
全面整合营销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为主攻方向,构建以怀化旅游客户端(APP)等新媒体为主体的自媒体营销体系;强力推进怀化旅游IP工程。
积极整合营销力量,成立全市旅游营销联盟,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统筹整合区域营销,积极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圈、张家界桂林黄金旅游走廊,实现借船出海。
创新创业抓驱动,激发全域旅游新功能
高度重视旅游创新,努力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为旅游发展催发内生动力。
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制定旅游创新创业发展行动战略,出台旅游创业创新专项扶持政策,建立旅游创客标准体系和创客服务指导中心,设立孵化机制,培养创新人才。
建立旅游众创空间,建设省旅游文创中心,开发建设移动互联网旅游创客空间,聚集草根创业群体、精英创客群体、时尚创业群体,推动旅游业并购、整合和创业创新。
大力营造创新氛围,邀请国内知名创客和专家,每年举办10场旅游创客培训;组织旅游创客赴外地“取经”;策划举办旅游创客大赛,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创业项目和旅游创业扶贫典型的示范作用。
培育新业态抓融合,汇聚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挖掘整理和培育龙舟文化、福寿文化、夜郎文化、屈原文化、抗战文化、稻作文化、侗苗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打造一批旅游文创基地,研发一批旅游文创产品。
推进旅游+中医药康养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怀化市医养健康产业园、雪峰山生态康养基地建设。
推进旅游+林业融合发展,建设保护好10处森林公园、5处国家湿地公园、5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5处森林养生基地、10处花卉苗木观光基地。
推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推进攀岩、漂流、龙舟、滑翔伞、户外徒步等山地、江河、低空、生态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