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苗 周玥 马敬伦 发布时间:2013-1-17 14:07:18 |
雕塑家潘锡柔的代表作《黄宾虹像》
2013年开年,事先并未进行宣传,位于市区八咏路192号的黄宾虹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在相关人士努力下,一批与黄宾虹相关的艺术品、书信和书籍等珍贵文物,与公众见面。
尽管在官方的说法中,这次开放被称为“试开馆”,实际上,对于如何保护这幢老房子,金华的文物部门进行了许多探索。在此前的许多岁月中,不到200平方米的黄宾虹故居,一直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
几乎每年都有企业或个人来申请,租用房子来开私人会所——在其他地方,这是一种很惯常的做法。
一幢如此有文化底蕴的房子,与其开成会所,还不如向所有的人开放。
“在坚持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来促进保护,并惠及更多的人。”金华市古子城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祝希福说。
>>故纸堆
黄宾虹在金华的26年岁月
公元1865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金华经商的安徽人黄定华家中传出产子的喜讯。
人近中年终于当上父亲,对于这个长子,黄定华分外欢喜。
他为孩子起名懋质,寓意勤奋和美好。
因为家境殷实,黄宾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父亲对他悉心栽培,请了金华城里最有名的先生给他讲授四书五经。课余时间,黄宾虹和表兄弟们在外婆家附近的酒坊巷玩耍,靠扔石子打发无聊的时光。
他的绘画天赋,在4岁时就开始展现,课读之暇,见有图画,便效仿涂抹。
用现在的说法,黄定华是一个“儒商”。整天与钱打交道的他,喜欢舞文弄墨、结交文人士子。
每当父亲黄定华在书房挥毫泼墨时,黄宾虹总爱站在一边静静观看,父亲见他这么感兴趣,就让他握着笔学着涂抹。殊不知这一握,直至他92岁去逝,那枝笔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在父亲交往的朋友中,有位叫倪逸甫的画家,小时候的黄宾虹经常缠着他讨教问题。
倪逸甫让他把白纸挂在墙上,然后凝神默思,等几天之后,白纸上似乎有了画的轮廓,才能运笔落墨把胸中丘壑化为具体的印迹。倪逸甫对他说:“当如做字法,笔笔分明,方不致为画匠也。”
什么是画匠?什么是画家?年幼的黄宾虹不懂。可是,这种“用心作画”的方式,倒是影响了他一辈子。
年幼时的黄宾虹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聪慧。7岁始读《说文解字》,识字千余,8岁时随同同乡文人黄崇惺游览八咏楼,对大人们的提问对答如流,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在黄宾虹17岁那年,他参加了院试,考中了秀才,也正是那一年,父亲商业亏损,几个弟弟不得已辍学在家。家道中落,黄宾虹开始游学,遍寻金华名山,山水画也更加炉火纯青。
临终前,黄宾虹断断续续吟咏过两句诗:“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这两句诗,正是他早年在金华生活的真实写照。
26岁时,黄宾虹举家搬回安徽老家,他与金华的故事告一段落。在他人生最开始的这26年,黄宾虹只是一个才华初露的年轻人,还没有人能预见到他未来的艺术地位和成就。而他对这些岁月的回忆,也被珍藏在一副《家庆图》中。
这幅画的作者是黄宾虹正式拜师学画的义乌画家陈春帆,《家庆图》是陈春帆送给黄宾虹父亲黄定华的50岁生日礼物。画作的内容,是当时黄宾虹在金华的家的真实写照。画中人物神态安详,背景屋宇楼台井然错陈,家境殷实、母慈子孝、耕读传家的特点跃然纸上。
这幅画,黄宾虹珍藏了一辈子,无论怎样颠沛流离,都随身携带。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恭敬虔诚地拿出来供家人观摩一番,以示不忘金华的那段日子。
>>文物部门的抉择
开办私人会所还是继续闭门谢客?
最终选择对所有人开放
2013年1月1日,没有宣传,没有告示,只是在门前拉了一条横幅,黄宾虹故居就这样低调地向公众敞开了大门。
知名画家葛宗辉是黄宾虹故居纪念馆馆长,也是黄宾虹的第四代学术传人。故居的开放,与他的努力息息相关。
“我在法国参观卢浮宫的时候,触动很大。”卢浮宫内的世界级艺术品,让同为艺术家的葛宗辉产叹赏之余,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金华没有这样的艺术场所,在金华也开设一个,效果一定不错。”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黄宾虹故居。
那时候,经过修缮,这幢老房子已闭门谢客多年。如果能让黄宾虹故居能够陈列艺术品,并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学习,那才是对一代国画宗师最好的纪念和尊重。
与此同时,对于如何保护黄宾虹故居,文物部门也要进行着多方的探索。
“每年都有企业、个人申请租用这里开办私人会所。”金华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说,“大门一关,几个人在里面喝喝茶、聊聊天,好像很高雅的样子。但是,一幢历史建筑只服务于几个人,我们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向市民开放,难度其实不小。
“故居要开放,起码得有陈列品。黄宾虹的画如此珍贵,他的资料我们也缺少渠道寻找,很困难。”一开始,作为直接管理方,古子城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祝希福有些担忧。
这个难题,最后是葛宗辉出面解决的。他通过自己在圈内的关系,联系上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中国美协以及河山画会,获得了许多黄宾虹的真迹与生平资料。
>>在故居能看到什么
几十幅真迹、一些书信资料
相关书籍、学生后人的作品
现在,在黄宾虹故居,陈列了几十幅黄宾虹的画作,黄宾虹与傅雷、老舍、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书信资料,以及雕塑家潘锡柔的代表作《黄宾虹像》也被搬了进来。
葛宗辉说,黄宾虹有一句名言,“艺术的传承不仅仅是技法和技能的传承,而是精神和事业的传承。” 因为这种理念,黄宾虹在临终前把自己毕生1万多副作品捐给了国家。
葛宗辉说,“我们办这个故居,就是为了宣传他的这种精神。”
整个故居建筑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不过内容很丰富,一共有四个展厅,分别陈列着黄宾虹的代表作、生平资料、相关书籍、学生后人的作品等。
“我们还设计了第二期、第三期规划,预计投资一千多万元,不过具体做什么,我先卖一个关子。”葛宗辉说,黄宾虹故居陈列的艺术品,价值肯定比不上卢浮宫,“但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金华的卢浮宫,让来参观的人都能得到艺术熏陶。”
而祝希福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来参观,“除了艺术品展览馆,更希望这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每个到金华来的人,都要到这里逛一逛。”
黄宾虹故居在试开放期间,每周只在周一闭馆,其他日子都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具体开放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