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长征的艺术展是什么样的?墙上挂着油画、地上放着雕塑?人们严肃地参观、沉默地离开?如果这符合您对艺术展的“成见”,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将给您一个惊喜。 12月23日,以“艺术再长征”为主题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央美师生筹备近一年时间,再长征、再创作,“使出洪荒之力”。 艺术展通常是展示成品,但这次将有一座3.5米高的老红军泥像以未完成的状态出现,参观者可以现场参与创作。现场还会设电子互动海报,以时下流行的“弹幕”方式滚动播出展品的历史背景和观众的实时互动留言。 近年来,央美陆续组织了多场各院系共同参与、与时代紧密相关的艺术创作活动,通过“创作科研”的方式,引导师生投身时代、深入生活、感怀历史、关切现实。 从“硬着头皮”到“情动于衷” “刚接到任务时,感觉是硬着头皮上的。”造型学院基础部研究生王莹说。 今年8月,王莹与20多名师生一起,远赴四川阿坝州若尔盖草原,进行《红军食谱》的创作。他们计划在这里完成100件画作,回答红军长征路上“吃什么”的问题。 画画不是问题,但困难接踵而至。很多人出现高原反应:心跳加快、恶心头晕、睡不着觉。老师们赶紧租来5个吸氧设备,给大家轮流使用。 若尔盖气候多变,师生们每天在户外寻找红军食物并作画,时而暴晒、时而大雨,有时还下冰雹。一次,一个女生实在受不了,哭着说从来没吃过这种苦。 “但这和红军长征比起来又算什么?”大家互相鼓励道。 渐渐的,大伙儿适应了艰苦的创作环境,也体会到重走长征路的意义:只有亲身感受,才有可能体会到长征的苦难和伟大。王莹也不再把这次创作当作“任务”,开始找到感觉了。 《红军食谱》已经完成,从谷物、蔬菜到草根、树皮,红军长征路上的吃食变成了一幅幅油画,其中王莹画的《军衣》十分醒目。 军衣和食谱有什么关系?这源自王莹在若尔盖采风时听来的故事:一个身受重伤的落单小红军,牺牲前把一身军衣脱下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自己身边。这是他唯一可以留给战友的东西,自己走了其他人还用得上。 王莹听后几乎流下泪来,“我要画这身军衣,这是小红军留给战友的精神食粮”。 和他们一样,央美各院系师生分赴江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长征沿线地点,通过搜集文献、探访亲历者、现场写生等方式发掘创作素材。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推动师生在重大主题创作上的探索创新。”聊起学生们创作心态的转变,他说:“当他们热起身、沉下心、迈出脚步去感受,就会由完成任务变成‘情动于衷’。” 既允许个性探索又避免各自为政 “艺术创作特别个人化,尤其是美术创作,它的劳动方式就是个体劳动。所以我们想方设法让大家把‘任务’变成‘课题’。”谈到组织集体性艺术创作活动的难点,范迪安这样说。 每一个接受采访的师生都坦陈,在刚接到“艺术再长征”任务时,内心都是有些抗拒的。 “我们今天还画得过老前辈们吗?”在第一次工作布置会上,就有教师这样问范迪安。一些人担心长征题材作品无法赶超前人,还有一些年轻学子由于离那段历史较远,热情不高。 在范迪安看来,央美作为一所艺术学府、艺术创作的“国家队”,不应该成为美术市场的包工队,“我们不能为市场打工,而是应加强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的创作自觉”。 “教学总是需要题目的,学院的领导班子作为组织者就要出好题目,调动师生的热情来参与。”范迪安说,“美术学院既允许创作上的个性探索,又要避免各自为政。” 于是,一方面,学院在每次的筹备会上反复与师生沟通“再长征”的意义,大家一起用幻灯片学习前辈的作品、寻找新的创作角度;另一方面,要求大家必须迈出脚步,真正去重走长征路,只有这样,像王莹这样的年轻创作者们才能有亲身体会。 课堂教学和社会课堂相结合 “以往,大型主题创作活动主要交给雕塑、绘画两个学院,其他院系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次我们是全学科参与。”范迪安介绍。 全学科参与,对央美来说是一次创新。这次展出有一件名为“红色印记”的瑞金测绘作品,就是将测绘这门建筑基础课直接用于创作艺术作品。“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能用艺术为人民服务。”范迪安说。 其实,像“艺术再长征”这样的大型集体创作活动,央美已不是第一次举办。不仅“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的大事件从不缺席,学校还自发组织许多主题活动。 比如,从去年开始,央美和北京市总工会合作开展“为人民服务·为劳模塑像”活动。今年4月,200余名师生为北京市100多名劳动模范代表“塑像”,用雕塑、油画、中国画、水彩、素描等艺术形式为劳模创作肖像,用艺术赞美劳动,让很多劳模既欣喜又感动。 除了课外活动,央美也在着手进行课堂改革。“我们的基础训练往往停留在室内,我认为这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也要更多地和社会课堂结合,教室里的红辣椒和窑洞里的红辣椒,那就是不一样,艺术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精神和情感。”范迪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