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古书画修复人才缺乏的背景下,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 “妙造自然——费永明扬帮古书画修复艺术展”,揭开了古书画“起死回生”的奥秘。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收藏家、艺术家的关注,也引起了不少前来观摩的文博专家的浓厚兴趣。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帮装裱又被称为扬州帮装裱,肇始于明代中晚期的扬州,特别是随着明代扬州周嘉胄 《装潢志》刊行,使得装裱业成为支撑中国书画发展的重要支柱。与苏帮装裱不同,扬帮装裱历来以 “仿古装池”为其显著特点,也就是说,扬帮装裱擅长揭裱古画,其最核心的看家本领就是修旧如旧,不管古代旧字画多么破碎不堪,一经扬帮装裱,顿时起死回生,天衣无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间,由于上海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和收藏消费重镇,出现了空前的艺术收藏高峰,书画装裱业也同步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仅1942年,上海的书画装裱店就有100余家,以苏、扬两帮为主,规模较大,还有本帮、广帮等装裱帮派也间杂其中,涌现出一批装裱业的名家高手,以扬帮最为著名,如潘德华、马老五、周龙昌等。
费永明是已故的当代扬帮装裱大家严桂荣的学生。严桂荣曾拜潘德华为师,专攻古旧书画修复。数十年间修复唐、宋、元、明、清代书画精品数千件。其中,曾为上海博物馆精心修复国家特级、一级、二级文物300多件,包括镇馆之宝、晋王羲之墨迹 《上虞帖》唐摹本、明代宫廷画作 《岳阳楼》等,亦曾主持修复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名画《柳雁图》等。费永明作为深得严桂荣装裱艺术精髓的嫡传弟子,牢记师父严桂荣的教示:“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以工序论,一幅画至少需十几道工序,绝不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因为装裱事关中国文化的传承。在装裱师手里出了纰漏,书画的寿命就要大打折扣,那就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师父辞世后,师母将其生前所用之装裱工具,悉数赠予费永明,以示扬帮手艺的传承。
在此次展览中,费永明特设 “师门姻缘”单元,展示其跟随严桂荣学艺与钻研的相关物件,其中包括严桂荣所用扬帮装裱工具、严桂荣的艺术作品等,再现了海上扬帮装裱传承之路。此外,展览重点呈现了经费永明之手所修复的部分法书名画作品。其间,不仅有唐《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宋 《查元方书丁氏像赞》、 《新安朱氏世系图》,也有明末清初 《各家书法八页》、清金农《梅花图卷》、张裕钊赠端方 《四屏条》、包世臣 《七言对联》,还有朱屺瞻 《林泉清集图》、徐阶信札卷、万寿祺 《班昭见吕太后轴》、陆抑非等合作 《丈二大幅》等。这些扬帮装裱作品,融入了费永明对中国书画装裱的独到理解和感触,也是扬帮书画装裱艺术的最新成果。展览在展示扬帮书画修复成果的同时,还展出了与古代书画装裱业相关的纸、锦、绫、玉轴以及画框等历代实物。这些珍贵而罕见的藏品,由费永明多年收集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