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人商务网消息,北京商报讯 4月22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了北京市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情况。据监测,目前全市蔬菜、猪肉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供应稳定,白条猪肉零售价格周环比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北京市蔬菜价格周环比下滑。新发地蔬菜日均上市量为1898.9万公斤、加权平均批发价2.37元/公斤,周环比基本持平。52家社区菜市场26种蔬菜平均零售价6.51元/公斤,周环比下降2%;7家新模式蔬菜直营直供菜店和蔬菜直通车26种蔬菜平均零售价5.34元/公斤,周环比下降1.3%。
白条猪肉价格也在逐周回落。在商务局监测的7家主要批发市场中,白条猪日均交易量达4028头,周环比增长1.54%。超市猪肉零售价64.58元/公斤,周环比下降0.8%;社区菜市场猪肉零售价59.01元/公斤,周环比下降0.6%。
据北京新发地统计数据显示,4月11日-17日间,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小幅调整,在周前期有所上涨,周后期明显回落。截至4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9.38元/斤,较4月10日的19.63元/斤下降1.27%;较3月17日的21.75元/斤下降10.9%。
关于猪肉价格走势,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3月中旬以后,肉价波动下行,原因主要是毛猪积压严重、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对后期价格的预期降温。此前积压在圈中压栏时间过长、大体型的白条猪在上市量中的占比居高不下,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白条猪价格波动下行是后期肉价走势的“大势”。
王洪存介绍,为保障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平稳,全市建立了全方位监测网络。在原有日常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向本市7家一级批发市场及22家重点连锁超市、便利店和电商企业派驻驻场员,80个店长每日第一时间上报市场动态,每日各区商务局上报信息,一级二级市场每天报告情况,借助12345每天了解社会反映等,及时掌握市场第一手信息。
同时,北京还制定了补货保障机制,建立了两个“点对点”监测补货机制,通过市区联动、政企联动,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不断货、不抬价,以及断货时及时进行补货。打通“货源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社区菜店”4个环节,抓住“货源、配送、仓储、人员、信息、政策”六大要素。通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应急运输协调机制及应急车辆保障队伍,保障省际运输顺畅,市内配送畅通。
在完善政府储备制度方面,根据实际完善丰富储备品种,将储备品种由15种增加到18种,疫情期间增加了粮食、猪肉、方便面、冻鸡肉、速冻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
王洪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生活必需品市场保障工作,组织协调本市主要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产销合作,组织货源,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指导相关企业按照疫情防控指引手册抓好疫情防控;同时,针对疫情全球蔓延可能对本市生活必需品供应产生影响,调整生活必需品市场调控计划,提高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