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供需的反映,但是价格上涨或下跌却未必来自供需。例如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地区,供需即便不发生变化,价格仍然会大幅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对此有一些观点认为,是疫情导致了粮食减产,甚至有个别极端观点认为,是中国增加的粮食进口导致了市场短缺。
实际上,这些认识都有失偏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2021年公布的预测数据,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麦预计产量为7.704亿吨,较2020/2021年度的7.765亿吨下降0.8%,但是全球粗粮预计产量为15.14亿吨,较2020/2021年度的14.908亿吨增产了1.6%;此外,全球稻米产量预计也将增产0.9%。如果按照美国农业部国外农业局的预测,全球粮食产量的增加则更为积极。综合来看,即使在疫情期间,全球粮食仍然在持续增产。
至于中国粮食进口增加,2021年中国玉米进口增加较多,进口量约为2500万吨,但是全球玉米贸易量约为2亿吨,中国进口占比并不大,不可能影响全球玉米价格。不仅如此,2021年中国大豆、植物油进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然而国际大豆、豆油价格并没有因为中国进口减少而下降。需要看到,疫情期间,除了粮食价格之外,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同步的大幅上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2021年11月,全球商品价格指数为183.85,同比上涨了59.9%,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了136.9%,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了21.8%。
过去一段时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为了应对疫情,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2020年3月推出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的流动性过剩。由于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所以全球商品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也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高企,对美国国内经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其中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3%,均处于4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显然和供求没有太大关系。
由于美国国内通胀加剧,美联储将会加快退出量化宽松;同样的,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将趋于紧缩。在此背景下,全球商品价格将随流动性下降而降低。2022年下半年,如果不出现太大意外,包括全球粮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出趋势性回落。
由近两年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增产效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除了粮食以外,根据FAO、美国农业部等机构预测,2021/22年度,全球油籽产量将同比增长3.7%,肉类、奶类与水产品的产出也都将保持增长。同时,尽管全球疫情仍然没有得到全局性遏制,但可以明确的是,未来疫情不会对经济社会带来更大的破坏,“至暗时刻”已经过去。这也意味着,全球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贸易不会出现更差的结果。
从中国角度来看,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3亿吨,同比增长2%。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2022年粮食产量将稳定在6.5亿吨以上,大豆和油料生产还将进一步扩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包括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从而确保中国农业生产能力。
得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告别饥饿。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饥饿状况有所恶化,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饥荒人口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都大幅下降了。按照现有的情况发展,未来有朝一日全球“零饥饿”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价格变化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价格相对于收入必然下降。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文明成果。而针对特定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价格变化,则需要更多的理性。不可否认,疫情期间,粮食价格上涨预期激励了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增加了食物供应,增进了人类福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商品价格即将回归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