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贸联合会 华人论坛杂志社联合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多地银监局将“一带一路”纳入考核 众银行急抢项目

作者:孙璐璐 发布时间:2015-11-20 9:02:08
    记者走访川豫两省了解到,在监管考核和银行自身业绩增长双重压力作用下,该区域“一带一路”相关信贷增速较快

  今年以来多个地区银监局建立了“一带一路”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企业的窗口指导和考核。

  而在经济增速换挡、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大环境下,“一带一路”也成为了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拓业绩新增长点的希望。银行开始主动出击寻找优质项目,为企业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

  其中,对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的把握、银行自身对业务的专业度和创新力,以及银行内部的协调合作能力成为各家银行在竞争“一带一路”市场份额时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不少长期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业人士提醒,对金融机构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隐藏的各类风险不容忽视,更应在总结过去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

  “一带一路”纳入考核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多个地区银监局在今年年初建立了“一带一路”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企业的窗口指导和考核。

  以四川银监局为例,当地银监局制定统计制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对外经贸合作、装备制造产业、钒钛稀土产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情况,并统一纳入四川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按季监测,按年考核。

  除了监管部门考核外,银行自身做“一带一路”业务的动力也很强。工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赵联盟表示,银行对国内企业“走出去”发展项目的支持,主要有两大收益:一是实现融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二是通过境内外机构的业务联动,促进了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地化运营和发展。

  实际上,目前承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多属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走出去”的企业主要是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风险相对较小,这类项目和企业都是银行争抢的优质资源。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在内的各类银行都在竞争这一市场,不少银行均将“一带一路”和“走出去”项目纳入全行优先服务目标,从服务团队、信贷投放、审批流程等方面予以优待处理。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今年成立专项融资部,专门对接“一带一路”和“走出去”项目,且这两类项目暂不纳入行业信贷限额管理,并对规模超3000万美元的大项目纳入名单管理,逐项目成立营销团队。

  中小银行亦积极参与

  企业“走出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银行也因此在融资支持方面重点加大创新力度。目前看,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利用财政资金、外汇储备提供长期、低息的优惠贷款;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则凭借综合性业务、海外网点优势参与“一带一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业务并不由大型银行独享,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参与,由于“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多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很多在建项目多在国内,中小银行也就围绕国内相关项目,以创新融资方式为抓手带动业务拓展。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获悉,郑州银行今年初就向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简称“郑州陆港”)提供2亿元的第三方监管合作授信,用于客户以郑州陆港监管的第三方所有的动产向银行质押并申请授信。郑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郑州陆港每周会有多趟往来欧洲的铁路贸易班列,但不同于成熟的海运货权体系,铁路货运的货运提单不是具有物权特征的凭证,无法进行质押融资。

  “虽然在铁路货运中,货物所有权不归银行,但由于郑州陆港作为货物承运方,可以全流程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保证真实的贸易往来,所以我们就和郑州陆港合作,由其监控货主的货运情况,银行根据货运状况为货主提供资金支持。”上述郑州银行负责人说。

  根据记者走访的河南、四川两地情况看,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信贷规模增速较快。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新增贷款198.87亿元,增速高达51.3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71个百分点;四川银行业对“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领域和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2007.5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1.32%。

  须加强风险防范

  “一带一路”相关业务带来的收益可观,但背后也隐藏着风险。不少企业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新兴市场,国别风险、汇率风险等方面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顾虑和障碍。

  对于国别风险的缓释,目前主要方式是通过项目所在国的国家主权担保和中信保提供相关保险。

  汇率风险的缓释工具目前则主要是远期结售汇、人民币掉期、期权、货币互换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汇率保值工具。不过,不少“走出去”企业反映,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仍比较单一,汇率风险锁定期限较短(一般是一年),且成本较高,由于当前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一些企业的出口贸易量也因此受到影响,锁定汇率风险的需求愈发迫切。

  “从短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汇率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但长久来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结算才是最好的办法。”四川一大型工程建设企业高管称。

  不少业内人士称,实际上,扩大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是多数“走出去”企业共同的诉求,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最直接、最务实的目标。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编辑:罗成
 
·多地银监局将“一带一路”纳入考
·33家中国企业拟从美国退市 美
·习近平就我国公民被恐怖组织杀害
·李克强会见印度内政部长辛格
·美媒:2000架美战机可控制台
·新西兰华裔在校期间获大笔奖学金
·东北华北局地大雪气温创新低 南
·“伊斯兰国”公布炸毁俄客机炸弹
·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2015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