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是5G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看待5G给中国通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制定5G标准上有多大话语权?近期,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张新生、北京大学教授焦秉立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人民网记者:近几年国内通信企业强势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张新生:第一,中国在通信领域,特别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有几家企业已经逐渐成为跨国企业。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带动下,中国通信发展的速度和通信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就比较快。国内通信行业的跨国公司,不管在国内有没有科技创新和基金,但是为了发展,企业一定会不停的投入大量的钱和精力来搞研发、搞创新。
第二,通信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生态。跨国企业全球配置资源最大的好处是,促使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形成。比如5G、4G、3G,从芯片、终端、系统、天线、仪表,所有的配置都要布置项目,从中找到最短板来发展。
第三,国家政策适合推动通信行业发展。同时,在科研创新的体制上,包括技术体制和大学体制,有一批人员专门从事这一行业。
人民网记者:中国在5G标准制定中有多大话语权?
焦秉立:中国在5G标准制定中话语权占比很大。国际标准制定是构造一个全球通信系统的必要环节。从过去发展看,任何一代新系统产生,它既包括新旧技术的更迭,又包括传统技术的继承。因此,众多公司在标准竞争上,实际基于各自新技术实力和既得利益的进行博弈。而标准会议中的话语权,主要由公司的影响力决定,它除了上面说的两点,所占市场额度、范围也在很大程度具有影响。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企业历来占据市场优势(例如:中国移动和华为等),随着国家重视和大量投入,中国的企业通过研发,在技术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达到国际相同水平。因此话语权也与日俱增。目前,在某些方面与国际大公司基本持平。
人民网记者:目前5G发展现状如何?
张新生:2017年是“5G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年、重要年”。互联网企业和垂直行业蕴含着对5G的巨大需求。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5G来实现根据业务需求,自动提供、维护、终结网络服务,减少成本。而垂直行业则希望能利用运营企业的网络平台获得网络的专有服务。
4G满足了大连接,5G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传统的人与人通信的需要,还要支持海量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日趋平稳,物联网成为了移动通信发展的下一个金矿,物联网也将是5G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5G和物联网注定将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在5G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领跑-引领-领跑-同步的阶段。全世界的政府都希望自己国家的企业处于领导地位。中国亦是如此,希望华为、中兴等企业在5G上能够实现领跑。现在行业内认为领跑的两家公司是华为和高通。
高通和市场研究机构HIS Markit日前编制发布的《5G经济:5G技术将如何影响全球》报告显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利益在前面,谁不往前赶,就赶不上班车。所以,最近一年5G的发展比以前想象的速度加快,竞争愈加激烈。
人民网记者:对于未来 5G在中国发展有何建议?
张新生:第一,随着5G技术的发展,需求量的增加,速率带宽不断提高,对频率的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高频段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以前频谱的资源分配造成现在需要相对关注频率、高频段。实现5G发展,可能还要用其他技术,目前在频率、高频段这块就是一个短板。
第二,将来整个5G发展和垂直行业的发展,如何能结合的更好。2020年5G要商用,在商用过程中间,各个企业希望利益最大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5G是一个很好的点,希望在5G发展过程中,能真正的体现中国5G发展是产业链的发展,是生态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5G相对还不算成功。
希望政府给些政策,从社会团体角度让跨行业部门尽快结合起来,让应用的行业部门和通信部门坐在一起,共同商讨5G发展要做的大量的工作。因为目前优势在应用上,只有把各行各业的应用和5G结合好,未来5G才会更好的发展。如美国,在政府的推动下,由运营商、制造商和跨行业建成所谓的联盟。美国5G联盟,就是由24家单位组成的。
焦秉立:创新是中国达到国际先进,进而引领通信发展之根本。而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从现代商业运作上看,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个人、公司荣誉、广告,更重要的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物。
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将维护创新动力、实现创新价值、铺平企业健康的道路。在这方面,除了需要严格法律法规外,还需要转变概念。如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全民创新就有可能成为全民抄袭。未来5G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创新驱动是灵魂,希望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在知识产权方面严格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