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 中国边贸联合会主管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应对时代挑战 推进科技合作

作者:记者 朱竞若 贺 勇 王昊男 发布时间:2021-9-30 13:03:46
     中关村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论坛经过14年发展,已经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与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今年的中关村论坛,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2021中关村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于9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关注共抗疫情的全球挑战,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关切,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新锐创业者、政府官员,线下线上,纵论创新,推进交流合作。论坛期间设置会议、展览、发布、大赛、交易、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为技术变革插上翱翔之翼

  回顾5天的论坛,不论是嘉宾的发言交流,还是展示的各项创新成果,乃至会议服务的各种细节,“智慧”贯穿始终。诚如一位嘉宾所言:智能时代,智慧为技术变革插上翱翔之翼!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技术、量子科技……论坛上,国内外政要、顶尖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就前沿技术碰撞思想火花,畅想智慧未来。“量子信息技术的魅力,就是在实际应用中,它的性能可以超越现有技术的物理极限。”在量子科技发展与未来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从制订长期规划、提升自主研发、强化应用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四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共鸣。

  “未来能源发展需要更多的智能技术,我们可以运用最先进的能效技术,比如智能电网等,来提高能源发展的效率。”在“智能+能源”论坛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表示。

  “过去10年间,超宽带、5G以及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非常快,这些技术正在走向与各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的阶段。”来自中关村的企业家认为,这些技术将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希望用智能终端来弥补数字鸿沟,让更多的人与世界相连,进入智能生活。”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在此基础上促进中关村整合牵引数字资源,进一步激发产业协同优势。

  智慧生活正变得触手可及。长安链算力一体机,将区块链技术带到人们眼前;塑料薄膜般的柔性金属基透明电极,让折叠显示更为轻松;行李箱大小的“城市大脑”,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在离论坛主会场不远的展馆中,500余家企业带来的各种“黑科技”,让不少观众赞叹。

  “基于DNA折纸技术,我们构建了能够在动物活体内稳定工作的纳米机器人,可实现药物的精确定点输运。”北京君全智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新技术,让人眼前一亮。公司总经理史权威说,“更加智慧和先进的医疗手段,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论坛首次为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数字胸牌,只需在指定地点轻轻触碰,会议的最新议程就能瞬间显示。”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裘里晶介绍,智能安检测温、智能机器人消毒、智能垃圾分类……此次论坛的会议服务应用了30余项新科技产品。

  描绘未来健康生活图景

  走进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医药健康展区,处处可见高科技产品,有防疫数字新产品,也有精细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千分之一发丝大小的纳米机器人,带来治疗肿瘤细胞新思路;还有针对肺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智能医疗解决方案,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健康生活图景。

  据介绍,本次中关村论坛专门设置了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智慧医疗创新论坛、传染病防治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论坛等系列论坛。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从诊断、治疗、预防3个领域,针对可诊、可治、可防目标,全方位进行技术攻关。在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来自业内抗疫一线的顶尖科学家,就抗疫中备受关注的溯源和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路线、效用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截至目前,我国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出口援助超过5亿剂新冠疫苗,无论是研发技术路线、疫苗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程度,还是研发进度,中国的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论坛上表示。

  医疗资源有限,健康需求无限。“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重塑新型健康卫生医疗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说,“智慧医疗是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提高成本效益的一大路径。”

  “未来,可以想象智慧医院是一张网、一张图,或者全生命周期,这是大健康产业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天坛医院副院长王伊龙展示了激动人心的未来场景。

  如何构建智慧医疗?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金恩林认为,要想把智慧医疗变成现实,就要以患者为中心,在智慧医疗建设中让患者体验更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论坛上,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携园区拥有前沿技术的科兴中维、民海生物、华科精准、雅果科技等48家企业集体亮相,展示成果。

  “中关村论坛把健康领域加进来是一种创新,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表示。

  以颠覆性技术探索绿色发展

  围绕我国提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论坛上的焦点话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说:“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华为集团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论坛上表示,要为能源变革插上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翅膀。他介绍,“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指引,华为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持续创新,帮助其他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化发展。”

  以关键技术谋突破。北京燕山石化董事长李刚表示:“企业以服务冬奥会为抓手,加快推进氢能布局,实现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的产业链突破和延伸。”昌平区建设未来科学城,发布了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将突破关键技术,全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创新高地。

  颠覆性技术的交流和展示,也让人窥见全新的未来。

  拜耳集团董事长沃纳·保曼说:“我们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生物技术,来替代人工肥料,帮助农业领域实现碳减排。”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中科院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的工作,为工业制造粮食打开了一扇窗户,为粮食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介绍,未来人类将实现没有核废料的“核聚变发电”,这将提供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

  围绕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探讨以技术进步降低清洁能源使用成本;围绕碳定价、碳税,研究用价格杠杆增加化石能源成本;围绕文化、价值观、生活习惯、绿色标准,商议通过社会治理,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场系统、广泛、深入的变革,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学创新,也需要国际科技界的携手合作。
编辑:罗成
 
·应对时代挑战 推进科技合作
·国办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
·陕西省6家组织荣获中国质量奖提
·海南自贸港法颁布实施后首批配套
·美加大对俄制裁施压力度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说希望团结应对
·中国空军展现推进战略转型迈向世
·美军“一把手”:阿富汗战争是“
·欧盟委员会出台新的打击人口走私
·2025年北京市千人养老床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