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 中国边贸联合会主管主办 [ 设为首页 ] [ 收藏本站 ]

手机“黑科技”叫好不叫座 噱头式创新难获认可

作者: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5-5 11:22:15
    配置3个徕卡镜头、千兆手机概念机、5倍光学变焦……在今年2月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各手机厂商推出的前沿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相比于生僻艰涩的专业词汇,网友们更习惯用“黑科技”对这些创新加以概括。
  “黑科技”原指远超现今人类科技和知识水平的猎奇技术,而如今,“黑科技”涵义日趋广泛,并日渐成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宣传的“招牌”。从虹膜识别到全面屏,从悬浮触控到眼球追踪,“黑科技”备受市场关注,但也不时遭遇尴尬:一些技术新颖有余而实用不足;有的成果只顾“搞噱头”“摊大饼”,却迟迟未能推广应用;一些设计者执迷于所谓“个性需求”,导致难以收获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
  噱头式创新难获好评
  语音识别率达97%,每分钟可识别400字,自动断句……日前,一款名为讯飞的语音识别输入法在“又快又准”的基础上能“听懂”方言了。据了解,该输入法已支持粤语、四川话、闽南话等多种方言。用户纷纷点赞的背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功不可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叫好”都能“叫座”,一些以“黑科技”为宣传卖点的手机技术创新和应用,最后陷入乏人问津、鲜人使用的尴尬。
  去年,有的品牌手机在推出新款时引入“模块化”设计,即允许用户定制、组装和搭配包括摄像头、扬声器、电池等在内的手机零部件,“私人订制”的概念吸睛一时却并未明显拉动销售额。
  又如诸多手机厂商对显示屏这一方寸之地“锱铢必较”:在触控屏幕成为智能手机“标配”后,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从单面到双面,从直面屏到弯曲屏,噱头层出,反而使多数消费者一时难以适应。
  “产品成本过高,性能稳定性差,用户体验不佳,这都是一些手机‘黑科技’难以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指出,“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相关技术的研发虚构了用户需求或者并没有击中民众需求痛点,其结果只能是成为不痛不痒的‘装饰性的新功能’。”
  如今,一些厂商在手机中加入类似“眼球追踪”技术,创意固然新颖,但也有专家和用户质疑实用意义有限,甚至调侃“用眼控制”极有可能让手机阅读,成为“啄木鸟式”的点头运动。
  “缺乏现实需求的技术可以上得了天,但落不了地。只有供给、没有需求的创新只能算是无效创新,它们在技术上行得通不等于在商业上也行得通。”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以应用为出口的技术创新只有与市场需求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满足微需求赢得口碑
  一方面是层出的“黑科技”,一方面却是对“智能了反倒不安全”的担忧。4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对采集的40批次智能手机进行检测后发现,共有18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包括未限制用户密码复杂度、非法登陆次数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甚至手机被恶意控制。
  据国际数据公司预计,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但市场容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手机制造商追逐大体量,用户需求的“小目标”也不容忽视——安全可靠、防水耐摔、电池持久、充电快速……
  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满足用户需求的探索亦然。以屏幕解锁为例,最早采用的密码解锁简单方便但其安全性难以保证。之后,某国产手机品牌曾推出掌纹识别技术,但手心出汗、周围拥挤等情况下的使用体验却难以保证。此后指纹识别逐渐成为一种可行选择,其按键设置也经历了从单独设置到显示屏内集成的升级。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印度班加罗尔信息科技大会上,我国王晓鹏团队研发的虹膜识别技术备受关注。目前,该团队将虹膜摄像头与手机自拍摄像头合二为一,并获得全球专利。99.93%的错误拒绝率、较低的硬件成本,虹膜识别技术与手机设备结合后,屏幕解锁的“看眼”时代令人期待。
  “就技术创新而言,失败和试错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也是‘踩地雷’的过程,风险固然存在,但‘大胆试、大胆闯’必不可少。”姜奇平认为,手机制造企业除了在技术升级上努力,也应在产能投入、运营策略、普及宣传等环节配套协调跟进,而外部环境也应当营造相对宽容的创新和试验氛围,鼓励研发者不断探索技术与需求的良性结合。
编辑:罗成
 
·手机“黑科技”叫好不叫座 噱头
·特朗普“打脸”蔡英文 台媒:“
·西班牙一中餐馆遭人吃霸王餐 服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佛教使命”高
·美媒:俄多架战机飞临阿拉斯加
·旅游市场回暖消费模式转变 内地
·德国4月新车注册量降8% 柴油
·促成巴以和平,美国有多大把握
·“一带一路”沿线服饰文化解读—
·全民健身惠民生 第九届北京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