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总经理 张夕勇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制造惟拥抱变革、主动创新、开放合作、快速行动,才能走出质变之道,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主动,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跃升
中国如何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德国“工业4.0”在启迪世界工业创新上,我认为有四点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向新时代演进变革需要大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产业升级,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建设、融资扶持、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使之成为“工业4.0”的实践者。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推进,中小企业的潜力进一步强化,“中国制造2025”的高速列车,必须由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双擎驱动”。
其次,开放创新和夯实基础必须齐头并进。德国以错失互联网发展先发优势的强烈焦虑全面发动“工业4.0”,例如西门子通过并购整合迅速补齐软件能力,从工业软硬件企业转型成为提供制造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企业。国内制造业要正视中国制造业水平还处于工业2.0和3.0之间的现实,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夯实基础,配合并购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加速补齐短板。
再者,“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加高效的协同机制。德国“工业4.0”从政研合作立项,到协会大力推进,再到政府牵头重组,其中行业协会的作用极为突出,牵头完成了架构梳理、实施路线图设计、工具库开发三大重点工作。相较之下,国内虽有协同机制,但效果有待提升,特别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未来,行业协会应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协同的主动性和权威性。
最后,做好信息基础构建,是资源高效配置的先决条件。为整个系统的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以及相互之间的接口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体系,被列为德国“工业4.0”8个优先行动计划的首位。同理,“中国制造2025”也应在信息基础构建上下足功夫,发挥出国内“互联网+”、规模经济、产业集群等叠加优势,实现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制造惟拥抱变革、主动创新、开放合作、快速行动,才能走出质变之道,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主动,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