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人商务网消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与领先研究供应商荣鼎咨询公司合作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欧洲与北美完成的直接投资大幅下滑,从2016年的940亿美元及2017年的1110亿美元降至2018年的300亿美元。
报告显示,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2016年达到峰值,为456.3亿美元,2017年下降到290亿美元,而2018年则大幅缩水至48亿美元,下降幅度高达83%。报告称,这一下滑是由于美国对外国投资审查的加强,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紧张的双边关系所致,“美国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相比之下,受几宗大型矿业并购提振,中国对加拿大的投资在2018年有所增长,从2017年的15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7亿美元(增加80%)。如不计算资产剥离的部分,加拿大在2018年获得的中国投资超过了美国。
2018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也有所下滑,但总体上比美国的表现要好。2018年中国在欧洲完成的总交易额为225亿美元,较2017年的800亿美元下降70%。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的交易占据2017年投资的大部分比重,若排除该交易,2018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实际下降幅度为40%。
报告显示,中国对欧洲投资呈现出抗压性。去年,中国对主要欧洲大型经济体的投资有所增加。2018年,中国投资者分别在法国、德国、西班牙与瑞典进行了价值18.3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86%)、25.2亿美元(增长34%)、11.7亿美元(增长162%),及40.5亿美元(增长186%)的并购交易。中国在卢森堡的投资从2017年的不到1亿美元猛增至18.7亿美元,同时在丹麦的投资从2亿美元增至11亿美元。
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几乎全面增加,其中在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与斯洛文尼亚分别增长185%、355%、162%与1,000%以上。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仍然最多(49.4亿美元),但在缺乏像2017年那样的巨额交易下,这一数值下降了76%。荷兰(下降76%)与瑞士(下降99%)也出现了类似的下跌。意大利相对稳定,下降21%至8亿美元。
贝克·麦坚时欧洲中东及非洲中国业务部主席吉尔斯表示,“从数据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出于直接的商业原因,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实际上是极具抗压性的。由中国私人投资者主导的对欧洲一系列稳健多样的行业投资保持在可持续水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继续国际化是完全正常的。”
资产剥离猛增导致对美投资净流入转为负值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在欧洲与北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剥离资产。他们在欧洲与北美分别完成了价值50亿美元与13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另有120亿美元的资产将在2019年出售。
导致这一趋势的是中国的金融整顿与紧缩行动,这迫使一些推动2015-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热潮的知名投资者出售其海外持有股份。资产剥离的浪潮严重冲击美国,其中主要包括房地产、酒店与娱乐资产。在计入完成的资产剥离后,2018年中国对北美的直接投资净流入变为负55亿美元。就整个北美与欧洲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仅为130亿美元。
2018年,欧洲与北美在中国投资者的类型上又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在北美,私人投资者的份额从2017年的91%急剧下降至2018年的62%,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占据了更大的投资比重。相比之下,在欧洲,中国私人投资的份额则从14%猛增至60%。
|